從中壢火車站出來,站前租輛ubike,往元化街方向直走到延平路右轉騎一小段,新街國小在左手邊
「新街藝文館」位於新街國小後方的位置~穿過操場後面一棟建築物,即可看見這棟原為職員宿舍的日式建築,於98年6月整修完成~
可至新街國小官網詳見說明 http://www.sjes.tyc.edu.tw/characteristic/page2-2.html
告示牌上說明此建築歷史
外觀整修的很完善,惜不能入內參觀,只能在房子外圍拍照~
另我在進入國小時有與門口警衛大哥打個招呼(怕被誤會有企圖),其特別提醒不能拍打窗戶~
這張也有懷舊的感覺~
3張不同風格的屋前照~
這面是屋後,用了三種不同的模式拍照,各有風味~
我喜歡這張,像是手繪的~
校園一角
看見花園內有個狗屋,走近一看才知是兔子屋~有三隻
這隻免子是在青我(台語),沒給牠食物嗎?XD
校門口外則另有一古蹟-聖蹟亭
聖蹟亭又稱為惜字亭、字紙亭、敬字亭,傳統舊習中的「敬惜字紙」,只要是寫上文字的紙,便不能任意丟棄踐踏,即使是廢紙,也必須集中起來,送到專門焚燒字紙的「聖蹟亭」焚毀,可見先民對文字的敬重。此亭面積422平方公尺,興建於清光緒元年(西元1875年;民國前37年),經核定為國家三級古蹟。亭高約一丈三尺,基座為方形,正面有階梯可通達亭子中,亭子分為三層,底層為八邊形,中層為四邊形,有一爐口,位於正面,呈橢圓形,四周裝飾有複雜的線腳,上下各有類似蝙蝠的裝飾,以表達祈福的意思。上層為六邊形,正面浮刻「聖蹟」二字,上方亭簷為翹起的弧形,頂端有球體的花草裝飾。此亭於日據時期曾重建,所以今日的聖蹟亭是重建後的風貌,迥異於清代所建之聖蹟亭。全亭除「聖蹟」二字外,並無對聯或其他文字,且其型態與裝飾風格有別於全臺其他惜字亭,充分表現出日本時代洋風建築的特色,為一文化融合展現的例子。 (摘自中壢市公所全球資訊網)
旁為東伯公
中平街故事館離中壢火車站很近,從中平街商圈走入,復興路右轉,在右手邊即是~
其來由可至官網查看~http://www.zhongpingstoryhouse.com/edcontent_d.php?lang=tw&tb=1&id=113
內部提供輕食餐飲~
入內須脫鞋穿襪子,店內有賣一雙$10
這桌子的雕刻讓我想起我家以前也有一張~
可蓋明信片紀念章
這是古早阿嬤的廚房丫~
碗櫥
釀食物的木桶~
這間不可進入,擺放平日的生活起居用品~
這是以前屋頂上的瓦片~
另一間廚房
擺放附近以前有名的店家小吃~
豬寮內放了2隻可愛花小豬!示意圖~
相關資料:
中平街故事館:
地址: 32041中壢區復興路99號
參觀時間:10:00至19:00(星期一休館)
用餐時間:11:00至19:00(最後點餐時間17:00)
定時導覽時間:上午11點、下午1點與下午3點,提供共三場免費導覽服務